鉴于很多师生咨询关于麻醉剂的问题,这里,苏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介绍一下麻醉剂的选择。
戊巴比妥具有起效快,麻醉效果好,麻醉时间长等特点,在长时间的小鼠手术中是首选麻醉剂,但由于由于戊巴比妥的成瘾性,该药物被列为二类精神药物,其购买受到国家严格管控。
除戊巴比妥外,使用氯胺酮麻醉的也比较多,但是氯胺酮属于一类精神药品,其购买也受到国家严格管控
除这两种管控麻醉剂外,水合氯醛也常用作动物手术的麻醉剂,该药物虽不受到管控, 但其副作用较大,并且没有止痛作用,使用后容易产生肠梗阻,并有报道称腹腔注射水合氯醛腹腔注射会引炎症证反应, 在论文发表时,尤其是SCI可能会有拒稿的风险,或者编辑很可能会发邮件问你:Why did the authors use chloral hydrate?
最好的选择就是异氟烷或七氟烷!
异氟烷于1965年由Terrell发明,1975年-1978年经过大量动物实验证明了其安全性,1981年正式上市并应用于临床。七氟烷于1968年由Regan首先制成,1971年-1976年科学家们对其理化性质及安全性进行研究,并于1990年首先在日本被批准临床使用。
异氟烷和七氟烷属于吸入式麻醉剂,其优点是诱导和苏醒迅速,麻醉维持时间可根据手术需要自由调节,但值得注意的是,有报道称异氟烷会对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产生一定的损害,并且在麻醉时面罩如果不能很好的贴合小鼠面部的话,会产生一定的泄露,味道不好闻,对实验人员的健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。另外使用吸入麻醉还需配备麻醉机,麻醉机价格比较昂贵,体积大不方便携带,其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。
除了异氟烷,我们还有什么选择? 可以尝试一下丙泊酚!
丙泊酚(异丙酚)于上世纪70年代由John B.Glen发明,1868年在英国上市并应用于临床,主要用于无痛胃镜、无痛气管镜等短小手术。丙泊酚属于静脉麻醉剂,其优点是起效快,副作用小。
目前丙泊酚在大动物的麻醉中应用较广泛,一般使用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持续麻醉,在小鼠麻醉中可尝试腹腔注射。南方医科大学项静团队尝试使用腹腔注射丙泊酚的方法麻醉KM小鼠,在注射浓度在100mg/kg时可麻醉小鼠15-27min【左利鼠与右利鼠差异显著】,在注射浓度为150mg/kg时麻醉时间可延长至23-41min【左利鼠与右利鼠差异显著】。该药物可适用于时间较短的手术。
可能有小伙伴会问为啥不使用滴注持续麻醉?
小鼠麻醉多为腹腔注射或吸入麻醉,甚至连尾静脉注射的都极为少见,一般不会有人愿意这么做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,丙泊酚使用过量,会导致血压下降或心脏骤停。
除了异氟烷、七氟烷和丙泊酚外我们还能用什么麻醉小鼠?推荐使用舒泰与盐酸赛拉嗪连用的方式麻醉小鼠!